









紮根鄉村,隻為逐夢
“一個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這是周星馳在《少林足球》裏說的一句經典台詞。匡玲為了實現“當一名老師”的夢想,默默紮根在鄉鎮上,給山村的孩子們帶去了溫暖,她在追逐自己的夢,努力創造更大的價值。
“小時候,我就想成老師。”匡玲說,不管是遇到年輕漂亮、聲音甜美的班主任,打籃球姿勢帥氣的體育老師,還是幽默風趣的曆史老師,自己都想成為那樣的人。
母親從小就告訴匡玲:“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在剛剛上學的時候,看到充滿愛心的老師用手輕輕撫摸摔傷了的小朋友紅撲撲的小臉蛋時,“當一名老師”的種子就開始在她心裏萌芽。
2011年,匡玲以一名代課老師的身份來到偏遠的米心中學,擔任學校的計算機和政治老師。
“第一次正式給學生上課,看到台下許多雙眼睛望著自己,當時我的心裏難免發慌,兩條腿直發軟。”匡玲說,因為自己的知識底子薄,專業水平不高,難免底氣不足,但看到孩子們對知識充滿渴求的眼神,自己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教好他們。
夢想,不會拋棄苦心追求的人。
接下來的日子,匡玲每天將教與學融合在一起,邊教書邊學習成長,每天忘記了時間,忘記了疲倦,甚至忘記了朋友、家人。每天深夜,學校的辦公室裏總會有一盞屬於她的燈閃著微弱的光。
兩年的任教時間下來,學生們的成績有了明顯提高,自己成了一名受歡迎的代課老師,這也讓她更加堅定了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的信念。“當一名老師,你要給學生一碗水,那你就得有一桶水。”匡玲笑著說,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使自己信心滿滿,不畏風雨砥礪前行。
2013年,匡玲成功考進了上和鎮小學,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幼兒教師。匡玲初到鎮上任教時,正好遇到公路改造、修道,路麵坑坑窪窪,難免逃不過“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情形,讓初來乍到的她心生惶恐,打起了“退堂鼓”。
可沒想到,學校的情況更糟,陰暗狹小的教室,殘舊破爛的桌椅,孩子們連玩具都沒有,這讓充滿信心的匡玲深受打擊。“當時課桌的桌麵是鬆動的,教室窗戶上的玻璃要麼碎了,要麼掉了。冬天冷風嗖嗖,把孩子們的小臉凍得通紅。”匡玲說。
回憶起當年的情形,匡玲眼裏的淚水開始打轉。“看到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每天都叫著‘匡老師好’,我不想丟下他們,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孩子,我想給他們希望。”匡玲激動地說。
於是,匡玲的心又沸騰起來,自己動手修桌椅,掏錢補窗戶,學著做玩具,成天和學校的老師、孩子們生活在一起,慢慢地將學校越辦越好。
終於,2015年8月上和幼兒園獨立,學校換上了漂亮的教學樓,嶄新的課桌椅,琳琅滿目的玩具,色彩斑斕的塑膠運動場,嶄新現代的教學設備,這一切讓匡玲覺得自己有了一個新的家,也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
真心付出,贏得殊榮
2015年9月,嶄新的幼兒園迎來了第一個開學季。新學期伊始的前幾天,匡玲接到一個任務:負責學校的全麵工作。
學校的全麵工作?包括學校的招生宣傳、課程設置、師資調配、大型活動的策劃等等。匡玲硬著頭皮接下了任務。
作為一個“新手”,接下來的日子,讓匡玲一頭霧水。新學期開學,學校要準備招生宣傳,又要重新設置老師上課的課程,難免手忙腳亂。“當時我不知道怎麼做宣傳展板,招生宣傳的流程是怎樣的也不清楚,真是花了不少功夫。”匡玲笑著說。
麵對如此瑣碎而又繁雜的工作,匡玲下定決心要盡快熟悉掌握。她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要花時間、精力來“對付”頑皮的學生;在學校大型活動時,她要一手策劃一邊學習一邊主持。隻要一有課餘時間,她就到網上去搜索資料或是去前輩那裏“取經”,並將它們一筆一劃記錄下來。
“我就坐在匡玲的辦工桌對麵,經常看到她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手裏的筆基本就沒停過。”同事章廷梅笑著說,每次吃飯走到最後的是她,每天下班最晚的也是她,著實是個“工作狂”。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匡玲指導的小學組舞蹈《稻草人兒》和幼兒組舞蹈《光榮寶寶》雙雙獲得全區教育係統首屆藝術體育節區級一等獎。那一刻,匡玲的心裏激動又幸福。
《莊子﹒齊物論》中說:“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無我”內涵十分豐富,是“唯我”的飛躍質變,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016年元旦節,匡玲和學校的老師們正忙碌地籌備著元旦慶祝活動,突然接到一個噩耗:姐姐體檢查出了胃癌,癌細胞為低分化。
怎麼可能呢?姐姐那麼年輕漂亮,她怎麼可能得癌症。明明一個月前去醫院檢查時,醫生告訴說,隻是胃糜爛,輸幾天液就好了。怎麼會突然間……匡玲真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接下來的幾天,匡玲腦袋昏昏沉沉,同事們早就看出了不對勁,得知事情的緣由後,紛紛勸匡玲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家看望姐姐。匡玲拒絕了,帶著對姐姐深深的歉意一直堅守到活動結束。
風雲變幻,禍不單行。第二年的六一兒童節前一天,又接到妹妹打來的電話:媽媽突發疾病住院,病危!這個電話猶如晴天霹靂,讓匡玲淚水奪眶而出,姐姐生病還在治療,媽媽可不能再有事。
可活動就要開始了,主持、籌備……一係列工作還要自己來主持,這該怎麼辦?匡玲一夜沒合眼。第二天,她硬著頭皮留了下來,當了一回“不孝女”,“狠心”地留下來堅持到活動順利結束,才帶著一份深深的愧疚趕往重慶守護媽媽。
“無我”,讓匡玲勇往直前;“無我”,讓匡玲心無旁騖;“無我”,讓匡玲舍小家顧大家,彰顯了教師的人格魅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上和幼兒園成功創建為“重慶市一級幼兒園”,並相繼榮獲全區安全教育賽課二等獎、幼兒園區角活動設計團體三等獎、校園集體舞二等獎等等。
不忘初心,永不停歇
孩子的世界有時候宏大如宇宙,能裝得下日月星辰,需要用宏觀、長遠的眼光去看待;有時候卻細膩如水滴,澄澈柔軟得惹人憐愛。
“孩子們從牙牙學語時來到學校,再到個子長高畢業離開學校,他們的成長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匡玲說,孩子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讓自己很開心,這就是讓她喜歡的工作,這才是她想要的東西。
漫步在校園裏,清新的泥土氣息夾雜著花香撲鼻而來,道旁的大樹在陽光下展現出耀眼的光芒。當看到幼兒園漸漸發展得越來越好,學校老師們對教學的熱情也被點燃,大家齊心協力,用愛心去點亮孩子們的心燈,幼兒園裏一片朝氣蓬勃。
“匡玲能夠在自己喜愛的事業中忙碌是幸福的,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她是我們全校教師的標杆,希望她繼續追逐自己的教育夢想不要停歇。”上和幼兒園副園長易琴說。
“我想堅持自己的夢想,繼續這樣幹下去。”匡玲說,幾年來她見證了上和幼兒園從三級園到一級園的艱苦曆程,現在學校成為公辦園後,她信心倍增,一定能和廣大師生一起把幼兒園辦得更好,最後成為“優質園”。
記者手記
今年3月22日,在意大利眾議院,習近平總書記同眾議長菲科舉行會談。臨近會談結束時,菲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回答:“這麼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任務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的回答,贏得了無數人的由衷點讚。他的“無我”更是我們今天每一個人必須深入踐行的新論斷,也應是教育人對每一個學生的莊嚴承諾。
“無我”是一種追夢和堅守。唯有心中無我,才能心懷夢想,咬定目標不放鬆,做一個為夢想而前行的奮鬥者。
站在新時代,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更需要每一個教師心無雜念,心懷國家,心係人民,愛校愛家,視學生為己出。
教育發展,需要“無我”!
【責任編輯 鄭強】
本期主持
有這樣一位平凡的幼兒教師,她個子不算高,性格文靜,笑起來很甜美,極具親和力,她沒有豪言壯語,有的隻是兢兢業業;她紮根山村,以“無我”之大愛獻身農村學前教育,將青春奉獻給孩子,用實際行動踐行對夢想的追逐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從事6年教育工作以來,她“痛苦並快樂著”,苦樂相伴中牽頭成功創建市一級幼兒園,主編校本教材《上和韻》《國學經典》,多次指導師生獲集體和個人區級一、二等獎等,她就是匡玲。
聯係我們
- 1. 郵件報料:發送郵件至tnxwzx@cqtn.com
- 2.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版權聲明
- 潼南網原創策劃出品,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