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與生活
作為一名化學教師,53歲的王建老師與記者未見本人時所想象的有些許不同:身著一件藍色T恤,拿著教科書,表情和藹可親,全然沒有“慣性思維”中理科老師的嚴肅刻板,更像一個文科教師,談起教學和學生,他引經據典,侃侃而談。
2000年開始教化學以來,王建在化學學科教學上深耕不輟。在教學中,他是行走的化學“題庫”,更是化學課堂上的化學奧秘展示者。他的課堂既如化學實驗一樣嚴謹,又不失幽默和趣味。有學生告訴記者,王老師講課常常理論結合實際,如講到“石墨烯”,就給學生們科普石墨烯在航天材料中的應用,引得大家好奇心連連,對化學更加有興趣。
課餘時間,王建經常給學生看當下比較熱門的化學實驗小視頻,提升學生學化學的興趣,他常跟學生說“化學生活化,生活化學化”。他以化學說理,善於為學生答疑解惑。令王建驕傲的是,以往教過的學生中還真出了幾名優秀的化學教師。
關於教研,王建也頗有建樹。
作為化學“學科組長”教研員,他認真研討教學理論和新的課改理念,帶著年輕教師從事教學研究、改革,以實際行動參與並推動新課改,組織編寫導學案,長期進行實驗探索,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先後對學校向秀瓊、李豔、陳亞娟、王川等十餘名中青年教師在教學思想、教材分析處理、上課藝術等各環節加以指導,在他的指導下,向秀瓊、李豔老師均已成為重慶市骨幹教師。
“王建老師是我們學校化學教學的領頭雁。”提起王建,潼南中學教師李婉穎豎起了大拇指說:“剛開始參加工作時,王老師對我們這些新老師的關心無微不至,當時學校要舉行一個化學比賽,王老師為了幫我修改比賽內容,熬了幾個通宵,作為我們學校化學學科帶頭人,王老師時刻給我們傳遞正能量,用他的實際行動感染著我們。”
成績與驕傲
“我二十歲不到就開始教書,那時候教室裏還是用煤油燈,現在的教學條件這麼好,孩子們也更聰明努力,我們就承擔好啟蒙者的角色,做好教學指導就好了。”交談中,王建老師對培養出許多名校考生這件事顯得格外淡然:“沒得啥子,是學生們自己很努力,我們老師進一步引導和鼓勵,自然就能有好的結果。”
王建老師反複提到,在他33年的教學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過去已經成為曆史,未來還需要創造,傳道授業解惑的路上,還需要積極進取,努力探索,用靈活的教法去引導人、用豐富的知識培養人、用科學的態度塑造人,用畢生的精力在教育戰線上不斷譜寫新的篇章,記者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王建打心眼裏覺得幸福。
“在您的教學生涯中,有沒有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呢?”記者十分好奇這位33年教齡的十佳教師心中印象最深刻的事。
“是2011級有個叫陳浩的學生,有一天他突然來找我,拿著一個網上看到的名校生照片說,老師我覺得我要努力上清華,他可以,我應該也能行。孩子眼裏散發著光芒,我當時覺得,他很有自信,我要做學生學習成長的催化劑,讓他的自信轉化為學習上源源不斷的動力。”王建答到。記者看到,王建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眼中也閃著光。
如今就職於國家電網蘇州能源研究院的陳浩充滿感激地說:“王建老師是我最值得尊敬的老師之一。剛進入高二時,我的化學成績不理想,多虧了王老師,對我進行針對性訓練,讓我的化學得到了穩步提升。高考前衝刺時,王老師還幫助我不舍晝夜地攻克難題。沒有王老師的辛勤指導,不可能有我現在的學習和生活。”在高考中,陳浩取得理綜280多分,化學接近滿分的優異成績,是當年重慶各郊縣的理科狀元,成功考上清華大學。“培養出這樣優秀的學生,是我教學生涯中最大的驕傲”王建樂嗬嗬地說。
快樂與拚搏
作為化學老師,王建認真嚴謹,作為班主任,他則像一個親切的父輩,給學生們帶來足夠的信心和安全感。
“身心健康會讓學習事半功倍。”王建說,他很喜歡鍛煉身體,閑暇之餘經常跑步鍛煉。“所以我也經常動員學生們課下鍛煉,一方麵強身健體,一方麵活躍身心。”
提起班裏的學生,王老師直言,自己近年來一直帶的是複讀班,班裏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都很好,不少學生手上有錄取通知,但還有更高的目標,作為班主任,他經常鼓勵孩子們要拚搏進取,加油努力。他的課程並不是全天上,但他每天早上七點鍾就到學校備課,他說要給學生樹立榜樣:“人生需要拚搏,但拚搏很辛苦,辛苦的同時也要讓自己快樂。”
帶了多年的高考生,王建格外地豁達和淡然。
“複讀班的學生普遍心理壓力比較大,對高考抱的希望很高。他們來自各個學校,班級情況比較複雜,但是我覺得依然要樹立起大家的自信,做孩子們學習成長中的‘催化劑’,讓他們加速成長,快樂地應對高考。”作為高三班主任,王建早已遊刃有餘,同時他也將重任扛於肩。王建告訴記者,今年他背負著班裏80多名高考複讀生的希望與追求,他將帶領學生們奮力走完這一程。下一步,他希望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年輕教師,為潼南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好,我馬上過去。”采訪快要結束時,王老師接了個電話,原來有學生因為假條忘帶正在校門口等他。
“抱歉,我先去解決下學生的事情,不好意思。”說話間,王老師又匆匆往校門口走去。
記者手記
美是什麼?美是色彩繽紛的花朵,是桃李滿天下的芬芳。自持之中能堅守,堅守之中有追求。在這個轟轟烈烈的偉大時代,每個人的故事都會成為時代生動的注腳。教師,則無疑是時代先鋒,是國之重士。
在潼南中學,以王建為代表的高三教師們,正帶著一批勇猛的戰士,創造未來的輝煌。麵對越來越新的學科挑戰,他們毅然挺身走向未知。這些教師,他們溫和而熱烈,他們擔任著守護者的角色,帶領學生們一次次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在蔚藍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走出教學樓的時候,筆者抬頭看見高2019級27班牆壁上的內容:班名:“墨竹”;班訓:成功=目標+行動+修正+堅持;治班理念:理解、拚搏、快樂、成功;班級格言:命運自己主宰,奇跡自己創造。
鶴發銀絲映日月,丹心熱血沃新花。詩歌中總是用最崇高美好的事物來比擬師長,而王建帶領著他像墨竹一樣枝葉如劍的學生們,正蓄勢待發,奔向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 鄭強】
本期主持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伴著學生們高聲誦讀的《赤壁賦》,記者來到潼南中學高2019級27班的課堂,見到了班主任王建老師。王建正穿梭在學生中,監督學生認真進行課間閱讀。53歲的他是潼中的老教師了,執教33年來,這樣的課間是他再熟悉不過的場景。“高三是最重要的一年,高三的孩子們更要時常掛在心上。”他向記者直言。
聯係我們
- 1. 郵件報料:發送郵件至tnxwzx@cqtn.com
- 2.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版權聲明
- 潼南網原創策劃出品,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