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苦學習 跨界當程序員
記者來到黃興榮辦公室時,他正拿著刷子清理辦公室鐵架上堆放的電腦主機、屏幕和各種零配件,因為這些堆滿四周的機器,本就狹小的空間顯得更加擁擠了一些,他告訴我們這些都是陪他奮鬥過的“兄弟們”,仔細一看,果不其然,十幾年前的用過的台式電腦都被他好好保留著,這些廢棄的機器見證了他奮鬥的過程。
黃興榮出身於地地道道的農民家庭,1995年時任原大佛區四方小學教師的黃興榮,當時一個月工資隻有三百元,而一台電腦當時市值就高達一萬塊,他打算和徒弟合資購買一台,結果翻遍家底也隻拿出兩千元。但他倔勁兒上來了,硬是不顧家人勸阻,東拚西湊從重慶石橋鋪電腦城買回一台386電腦,同時他還買來了計算機操作基礎知識、電腦編程等方麵的書籍,開始了他的瘋狂自學之旅。
從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到掌握十餘門高級程序語言的程序員,這裏麵付出的艱辛和努力是常人無法想象的,在學習程序知識的道路上黃興榮就像一個孤獨的苦行僧,酸甜苦辣,個中滋味也隻有自己咀嚼。
“我不是天才,而有些人一學就懂,最開始一年我連門都沒入,一本書從前翻到後,從後翻到前,讀了好幾遍,結果我們還是互相不認識,但是我把全部身家都押上了,我不能輸。”他告訴記者,那幾年他就像著魔一樣,兩耳不聞窗外事,全身心撲到學習編程上了。他曾省吃儉用從牙縫裏省出3000多元用於購買電腦書籍,也曾自學完大學計算機所有專業課程、計算機專業英語,徒弟受不了枯燥而漫長的學習過程放棄了,黃興榮依舊不撞南牆不回頭,最終他掌握了當時流行的幾門軟件開發工具及數據庫係統操作技能。
創新作為 研發多套軟件
“他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工作,不管是假期還是工作日,上班時間還是休息時間,隻要單位需永遠在崗。”和他一起共事的同事這麼評價他。
黃興榮有兩寶,硬板床和高腳凳。2008年他由學校調入潼南人事局,負責人事信息檔案管理工作。長年久坐的工作性質和超高強度的工作量給黃興榮帶來了病痛,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常常讓他如坐針氈,為了跟上工作進度,這個倔強的程序員幹脆不坐了,他將自己的電腦桌改裝成為高腳桌,這麼一站就是五年。但長期站立也給他膝蓋落下了毛病,而陪伴他的這把高腳凳就是單位領導根據他自製的電腦桌特意給他買的,讓他能半靠半立緩解疼痛。
他告訴記者,編程就像在運籌帷幄一盤棋,最 開始要搭建框架頂層設計,中間要分類寫算法,環環緊扣,稍微出錯就影響整個係統運行,所以開發程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最長一次他連續工作了三個月,一天除了吃飯就是編程序,寫算法,跟電腦待在一起的時間比跟家人長,累了就在辦公室歇一會,腰椎間盤突出睡不了軟床,所以硬板床就成了他工作好夥伴。
正是因為工作苦、回報少,但技術難度要求卻很高,甚至還要為寫程序倒搭上自己休息的時間,付出更多的成本,黃興榮一直是個“獨行俠”。“不是沒有徒弟來拜師學藝,慕名而來也挺多,有些是在學習過程中堅持不下來,學不懂放棄了,有些是出師了卻耐不住寂寞,去完成他們更大的夢想了。”黃興榮告訴記者,同事們也調笑說流水的程序員,鐵打的黃興榮。他曾經教過的學徒已經在北京、上海的IT公司裏麵就職,年薪超過50萬。
提到他最得意的作品,黃興榮如數家珍,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能,他研發的《基於信息化的中小學學生管理係統的研究》《人事管理信息係統》等數套軟件,得到區、市級領導、專家高度評價和認可,並在全區廣泛推廣應用,大大提高辦事效率,將同事從簡單重複的繁瑣工作中徹底解放出來,並為單位和國家節省資金200多萬元。
“守住了一方故土,彰顯了自身價值,完成了年少夢想,留得了一句稱讚,這對於我來說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我希望通過我編寫的程序讓大家輕鬆一些,讓大家看到科技的力量,鼓勵孩子們更多從事科技相關行業,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說這番話的時候,黃興榮不好意思地笑了。離退休越來越近,隨著年齡的增大,他也坦言,有些時候還是有些力不從心了,但他也表示隻要有任何用得到他一技之長的工作,他也必將全力以赴。
【責任編輯 鄭強】
本期主持
黃興榮,男,50歲,重慶市潼南區人事信息檔案管理中心副研究館員。他研發的《中小學生信息管理係統》軟件獲重慶市教育科學院信息技術一等獎;《人事檔案管理信息係統》軟件獲潼南縣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聯係我們
- 1. 郵件報料:發送郵件至tnxwzx@cqtn.com
- 2.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版權聲明
- 潼南網原創策劃出品,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