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客戶端訊(記者鄧俐 實習生李清婷)在8月26日開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下稱智博會)上,重慶市潼南區發布了“中國檸檬指數2.0”以及“六個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路徑,這是該區用大數據智能化賦能現代農業、引領城市發展的新成果。 
自助健康亭、智慧警務係統、5G無人船……走進智博會潼南高新區展廳,記者發現”智慧“無處不在,人工智能已經應用到城市建設的方方麵麵。在新型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潼南區探索出 “六個一”建設路徑,該路徑成為潼南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發展智能化產業、提振數字經濟的有力抓手,全力助推潼南高質量發展。 建成一個數據大腦管控全局。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一顆“會思考”的城市數據大腦,以大數據作為支撐和驅動力,以安全作為保障,完成城市數據大腦雲平台、大數據共性技術支撐平台、視覺AI算法、城市運營APP等建設,為建設“智慧潼南”搭建起基礎構架。去年,潼南與阿裏旗下數夢工場在潼南成立的數潼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同,打造基於數據大腦的數據集中、域外數據共享交換、域邊界依規則柔性擴展的數據循環生態。 沉澱一筆數據資產實現共享。潼南貫徹落實大數據法規標準,編製政務數據資源目錄,推進數據資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互通整合入庫,完成區級信息係統與共享平台對。到2021年將建成潼南大數據資源池,建立主題數據庫,實現潼南數據資源資產化、數據資產服務化、數據服務價值化。 據了解,目前潼南已建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台,編製政務信息資源目錄600餘個、入庫政務信息數據1300餘萬條,減少信息資源冗餘,有效打破數據壁壘。 
實施一批“智慧+”項目推進智能化。潼南還著力推進“智慧+政務”“智慧+警務”“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農業”“智慧+雪亮工程”等15個項目,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實現政、企、民互聯互通開放共享,暢享智慧生活。 借助部署在城市各處傳感器和攝像頭,配合城市數據大腦中的AI視覺算法平台,智慧城管係統,能夠實時、全麵感知城市管理中的疏漏,第一時間發現處置基礎設施損毀、交通違法行為抓拍告警、重點區域人流車流實時監測等。 預計到2021年底,潼南將建成15個智慧+項目,力爭3—4個項目在全市乃至全國具有代表性。 開發一個城市生活服務APP生活方便化。引入市場化運作,對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和“渝快辦”,統籌建設城市運營服務“愛潼南”APP,打造指尖服務,線上為群眾提供服務事項辦理、新聞資訊、信息查詢等功能。目前,已將全區各個部門APP功能向“愛潼南”平台遷移,整合水電氣訊等生活服務功能和居民社保、公積金等近100個繳納查詢功能,通過“一個APP”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老百姓辦事、生活服務更加方便。 組建一家運營公司實現數據資產升值。潼南探索和創新出智慧城市建設、運營的新模式。通過組建運營公司,主導潼南智慧城市運營工作,從而推進社會數據彙集,創新城市服務,挖掘城市數據價值,實現數據資產增值。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行”的方式,潼南政府通過數據入股和數夢工場、數潼公司、運營團隊分別入股,政府保留一票否決權,成立一家股份製數據運營公司。利用收集的數據有針對性地生產數據產品,打造創新創業平台,為社會各界提供谘詢等增值服務,為各家初創公司提供數據支持。 
構建一個數字經濟生態圈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潼南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培育以彙達檸檬、旭田植物工廠為代表的大數據智能化企業,吸引更多智慧企業落戶,創新數據產品,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構建一個數字經濟生態圈,打造中國大數據智能化發展“潼南樣板”。目前,阿裏雲、螞蟻金服、盒馬鮮生、釘釘、村淘、數夢工場、1688、阿裏健康、一達通等一大批企業已在潼南開展業務,並吸引了一批能源、電商、商貿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彙聚潼南。 下一步,潼南將緊緊圍繞轉動“數字經濟”這條主線,落實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讓大數據智能化為現代農業賦能、為製造業賦能、為服務業賦能,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采編 鄭強】原標題:重慶潼南:大數據智能化賦能現代農業 引領城市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