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隻要堅持就能出成績
1991年,李仲勤正式參加工作,剛進公司,他就被派往外地學習先進生產工藝。“既然有了這份工作,就要踏踏實實地幹,還要幹好!”這是李仲勤對自己的要求。白天跟著師傅們一起學技術,晚上別人都休息了,而他還挑燈記筆記、仔細琢磨,記錄下每一點心得體會。“我們的工作就是個技術活,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積累經驗。”李仲勤說。
“我在很多崗位上幹過,廠裏各種技術設備都摸了個遍。幹了這麼多崗位,我的感受是隻要堅持,就能出成績。”有了這些經曆,李仲勤對廠裏的技術設備駕輕就熟,各種生產工藝用起來遊刃有餘。李仲勤說,1998年至1999年,廠子效益不好,一個職工一個月工資隻有100多元,而且還時常拖欠,好多技術工人甚至技術骨幹都先後離開,出外打工。當初廠裏為了培養我們,將我們送出去學習培訓,現在廠子出現了困難,我們不能一走了之。他毅然堅定地留在了廠裏。
2011年,公司機構調整,將以前的三個車間合並為一個大車間,李仲勤任命為車間主任,他感覺擔子更沉了,隻得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每天早早到廠,首要任務就是到車間各個崗位轉一圈,及時了解頭天夜班生產情況,檢查設備運行狀況,風雨無阻,從不間斷。“每一天的工作都必須全麵把握,無論輕重緩急,隨時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在節假日,我心裏總是裝著廠裏的生產,一有時間便到廠裏轉轉,隻有看到生產一切正常,心裏才算踏實。”李仲勤笑著說。
創新之路永無止境
作為公司產業鏈深加工的重要產品,二甲醚是整個產業鏈延伸中的重點,現在二甲醚產品已經成為了萬利來公司外銷產品中的亮點。
李仲勤分管二甲醚生產線生產、質量等各項工作。“質量就是產品的生命。”李仲勤說。平時,他帶領車間技術人員,對生產線認真把脈號診、查漏補缺。憑著自己20多年的工作經驗,他經常性提出技術改造和合理化建議,為公司的安全生產和節能降耗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針對小空壓機在安裝及投運過程中的實際情況,李仲勤通過仔細觀察,反複琢磨,大膽進行了技術革新,使得長期困繞車間的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在新廠裝置試運行期間,他和同事們奮力拚搏,晝夜奮戰在技改一線,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使二甲醚生產線的年產量達到設計生產量。
“創新之路永無止境。” 李仲勤說,創新能帶來更大效益。自前年擔任二甲醚車間主任以來,他從挖潛降耗、厲行節約做起,抓細節找重點,從每一個工藝環節入手,使二甲醚生產成本有了很大的降低,為公司創造出直接的經濟效益。
為企業增效是追求的目標
“管10個人和管100個人是一樣的,不在於人多人少,而在於是否嚴格落實了製度。”這是李仲勤的“管理經”。
作為二甲醚分廠副廠長、造氣水處理車間主任,生活中,李仲勤是工友們的大哥,大家有什麼事都會與他商量。但在工作中,他卻鐵麵無私,一切都按製度辦事,更是以身作則,用行動影響身邊人。
黎力是二甲醚生產班長,說起李仲勤,他的言語中無不透露著敬佩之情。“李主任吃住在工廠,每天晚上,他都會來車間裏看一看,隨時解決發現的問題。”黎力說,李仲勤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深深地影響著他們,使他們對工作不敢有絲毫的懈怠。而對李仲勤來說,每天晚上去車間“轉轉”已成為他的一種習慣。“一天不去,就覺得心裏頭缺了什麼。”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二甲醚產能逐步提升,生產線技術要求不斷提高,李仲勤一邊不斷通過學習提升自身技能水平,一邊言傳身教培訓帶動車間職工積極學習。為了讓新入職員工盡快掌握車間操作技能,他不分晝夜地在現場親自示範指導,吃住在公司,其餘時間全部在車間,為公司培養了一批懂技術、能吃苦的優秀管理和技術人員。
麵對各種榮譽和讚揚,不善言辭的李仲勤總是憨厚一笑。他說,做好本職工作,為企業增加效益,就是自己追求的目標。
【責任編輯 鄭強】
本期主持
初見李仲勤,一個鮮明對比讓記者印象深刻:閑聊時,他默不作聲;談技術,他滔滔不絕。“幹一行要愛一行,認準的事要堅持。”正是憑著這份執著與踏實,萬利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車間主任李仲勤贏得了肯定與尊重。27年來,他從一個普通的一線操作工一步步成長為企業基層幹部。這期間,他帶過20多名徒弟,共提出過12項技術改造,其中低壓蒸汽的利用每年可為公司創造經濟效益100萬餘元。他連續十幾年被公司評為“先進工作者”。因為工作出色,李仲勤被總公司評為“紫光勞動模範”。今年4月,他又因無私奉獻、創新奮進成為“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聯係我們
- 1. 郵件報料:發送郵件至tnxwzx@cqtn.com
- 2.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版權聲明
- 潼南網原創策劃出品,歡迎轉載或報道,但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