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新 聞 | 鎮 街 | 部 門 | 專 題 | 社 會 | 綜 合 | 求 助 | 小編行 | 聽新聞 | 潼城故事 | 圖 片 | 視 頻 新聞熱線:023-61268827    網站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7
當前位置:外 媒> 正文
潼南龍形鎮加快土地宜機化整治
2018-09-18 11:11     重慶日報

潼南龍形鎮加快土地宜機化整治

拖拉機下地作業。(龍形鎮供圖)

潼南龍形鎮加快土地宜機化整治

龍形鎮宜機化整治,讓眾多農機合作社快速壯大。

核心提示

土地是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是農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加快鄉村振興,推進農業現代化,首先要做好土地文章,關鍵是提高耕地質量和利用水平。

我市3500萬畝耕地中,丘陵山地占比高達98%,其中15°以上的坡耕地占47.1%。隨著農村勞動力減少,要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就必須實施丘陵地區土地宜機化整治,解決中大型農機下地“最後一公裏”難題,這也是重構農業生產模式、組織模式、服務模式的當務之急、必然之舉。

“嘿!灑水車也開到山頭上了,這真是稀奇。”9月4日,在潼南區龍形鎮高樓村的一個山坡上,一輛灑水車慢悠悠地行進著,車廂兩邊幾個高壓噴水頭向兩邊噴灑出十多米寬的水霧,短短幾分鍾,就完成了一畝多花椒地的灑水工作,讓周邊村民嘖嘖稱奇。

在龍形鎮,隨著土地宜機化整治的快速實施,大型農機“開上山頭、開進山窩”已逐漸成為一種常態。中大型農機的高效率作業,讓以往無人問津的眾多饅頭山、巴掌田、雞窩地,成了農業業主、大戶眼中的“香餑餑”。

土地機械化耕作條件不好

龍形鎮是潼南傳統農業大鎮,全鎮7萬多畝耕地中,水田和坡地各占一半,因屬典型淺丘地貌,這裏的土地機械化耕作條件算不上好。

“我們家的田土加起來有近3畝,共4塊,之間相隔最近的都有幾十米,最大的一塊還不到一畝,除了一塊7分大小的水田在山坡下以外,其餘的均分散在山坡上。”68歲的周汝仁是高樓村四社村民,孩子外出打工,他和老伴在家帶孫子。雖然家裏也有微耕機,但要將這些地全部種上,還是沒那個勞力,請人種又要花錢,所以就隻種了點糧食蔬菜自己吃。

重慶日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由於勞動力缺乏,田土機械化耕作條件又差,當地土地荒廢情況非常普遍。說起饅頭山、雞窩地,村民大多一臉嫌棄。

在這種情況下,傳統農業耕作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當地政府引入業主,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的努力也遭遇了巨大障礙。

2015年,龍形鎮花大力氣引入天裕樂農業來高樓村流轉土地種植花椒。基地開建時,業主犯愁了:根本請不到足夠的勞力翻耕土地,而且即使有勞力,也是效率低、成本高。同時,大部分坡地相對落差大、路又窄、田埂又多,大型農機無法進入作業。

讓大型農機有用武之地

麵對困境,天裕樂農業的負責人付強找到了潼南區農委,經過反複溝通,農委為其開出了方子,進行土地宜機化整治。

龍形鎮農副中心主任黃冠說:“宜機化,不是說把山都推平改成平原田地,而是合並細碎地塊,改造坡道、溝渠和道路,保證大型機械開得進去、用得起來,費用也不高。”

在潼南區農委少量獎補資金的引導下,當年付強便啟動了數百畝坡地、雞窩地的宜機化整治。

“綜合起來,每畝的整治費用在2000-3000元之間。”付強說,與政府以前實施的大規模土地整治不同,這種宜機化整治,隻能算是一種低投入、低成本的“小手術”——坡地間的落差還在,但是有了機耕道連接,大型拖拉機也能上坡下田了;田塊還是那一塊,隻是通過少量的填挖整形,讓不規則的田地變為了條塊狀,大型農機也能作業;小田地通過去除田坎、填平溝壑等,中大型農機可進入……

“現在,我們澆水、除草、施肥等都基本靠大型農機,可以說,拖拉機真的是漫山遍野到處跑。”付強說。

看到天裕樂的整治出了效果,周邊不少業主也開始進行土地宜機化整治,一些還沒有被流轉的饅頭山、雞窩地,因流轉費用低,花少量費用就能整治出效果,更是成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

丁壩村是龍形鎮最偏遠的鄉村之一,這裏土地耕作條件相對更差,幾乎很難找出一片平緩的田地。就是這麼一個地方,卻被人搶著要。2015年6月,鋤萃農業流轉了該村1200畝土地,一開始就進行土地宜機化整治。“通過整治,這些土地也能有高收益。”鋤萃農業負責人李林說。

近幾年,龍形鎮已有10位業主對共計15000多畝土地進行了宜機化整治,陸續形成了5000畝花椒、2000畝特色柑橘、4000畝檸檬、1000畝中藥材的特色產業,為該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振興奠定了基礎。

農業生產變得更高效

大量進行土地宜機化整治帶來的變化,並非隻是生產成本降低和作業效率提高,更重要的是重構了當地農業生產模式、組織模式和服務模式,使農業生產變得更加高效。

“要是按照原來的傳統模式,我們企業肯定虧大了。”李林說,在生產的組織和服務上,由於自身規模有限,不必自己購買大型農機、養機手,可以將耕地、施肥、除草等各個環節,交給專業的社會化服務組織來做。

基於這種巨大的服務需求,龍形鎮社會化服務組織快速興起,現代農業的生產、組織和服務體係快速成型。

黃冠介紹,原本,龍形鎮沒有一家專業農機合作社,但短短兩三年時間,就湧現出了兩家大型農機專業合作社,鄰近鎮鄉的幾家農機專業合作社也加入了進來。

在去年成立的捷佳農機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除了兩台大型收割機外,50馬力、90馬力、130馬力等各類型的拖拉機都有,一些拖拉機的輪子比人還高。不遠處還有一台32噸級的烘幹機,以及一架大型植保無人機,其他中小型的機械更是不計其數。

“別看這各種農機多,農忙時還不夠呢。”合作社負責人說,就拿這兩天很多業主正在進行的灑水和農藥噴灑作業來說,拖拉機改裝的這種噴灑車,左右加起來可以噴約30米遠,一天可噴灑200畝左右,人工費加油錢加藥錢也就500元左右。但如果人工噴藥,一天噴完200畝至少要40個人,按每人50元的最低標準算,僅人工費就需要2000元。

“所以,現在凡是大型農機能去的地方,業主都願意找專業合作社,省力省事又省錢。宜機化整治帶來的這種高效社會化分工,讓耕作條件不太好的丘陵地區,產業振興不再是夢。”潼南區農委一負責人說道。

專家訪談>>>

市農委主任路偉:

宜機化整治提升土地利用水平

重慶日報:我市為何要推行宜機化整治?這對於實施鄉村振興有何重大意義?

路偉:鄉村要振興,首先產業要振興,土地就是基礎,必須提高耕地質量和利用水平。

第一,實施土地宜機化整治是破解現階段農業農村發展難題的必然之舉。從農村勞動力看,現在農村勞動力基本應轉盡轉,農村空心化、空巢化、老齡化的問題在一些地方非常突出。我們必須研究解決“如何種地、怎麼種地”的問題。

從農村耕地看,全市3500萬畝耕地中丘陵山地占比高達98%,其中15°以上的坡耕地占47.1%,單塊耕地麵積1畝以下的占80%以上,單個農戶耕地分散在3處以上的占60%,戶均耕地規模不足5畝。“巴掌田、雞窩地”是我市耕地條件最典型特征。在這樣的條件下從事農業,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勞動用工多、生產成本高。不改變這一現狀,山區現代農業發展就沒有出路。

從農機發展曆程看,近些年,在中央農機補貼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農機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17年全市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47%。這期間主推小微型農機具,全市70萬台農機中,微耕機66萬台,占農機總數的90%以上,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效率,但勞動強度仍然很大,所以主要靠小微型農機具還遠遠不夠。

第二,這是順應農業農村發展規律、滿足農民群眾生產需求的民心工程。推動鄉村產業振興,需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係、生產體係、經營體係,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要實現這一目標,基礎在耕地,而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是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而農機化水平決定了適度規模經營水平的高低。所以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推廣應用現代農機裝備就必須通過宜機化地塊整治,讓大中型農機順暢下田到地,同時,這也是順應農民群眾向往輕鬆勞動、體麵種地的需要,可讓農民從繁重低效的田間生產解放出來。

重慶日報:宜機化整治和以前進行的各種土地整治有何不同?

路偉:首先是整治的目的不同,以前各部門整治土地,有的是為了平整,有的是為了利於施肥灌溉,而這次實施的宜機化整治,主要目的是要讓中大型農機能真正上山下田,提升土地利用水平。

其次,從實踐的結果看,宜機化整治成本相對較低,初步核算,根據不同地形條件,整治成本在2000-5000元/畝,政府按“連通”“緩坡”“梯台”三種類別分別給予1000元以內/畝、1500元以內/畝、2000元以內/畝的包幹獎補,就能有效帶動業主投入,進行大規模的土地宜機化整治。

重慶日報:我市宜機化整治的目標是什麼?

路偉:目前,全市正在加快製定宜機化整治的相關規劃,總規模在1800萬畝左右,初步擬定,近期7年內對“渝西淺丘平壩”“合川、銅梁、潼南三江六岸衝擊壩帶”“長墊梁優勢區”各100萬畝以及其餘區縣局部地區200萬畝共計500萬畝5°以下土地進行整治,每年完成70萬畝;中期到2035年前用10年時間,對尚餘的600萬畝已規劃建設的高標準農田進行整治,每年60萬畝;遠期到2050年用15年時間對15°以下尚餘的700萬畝土地進行整治,每年50萬畝。

(本組稿件均由記者王翔采寫)

【采編 鄭強】原標題:潼南龍形鎮加快土地宜機化整治

相關新聞:
秋收忙
壽橋:特色產業帶動群眾增 ...
39.3萬畝水稻開鐮
潼南“內外兼修”繪就鄉村 ...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潼南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潼南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潼南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係。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本網聯係。
媒體推廣
  • 潼南數字報
    潼南數字報是潼南報社承辦的潼南日報網,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點擊進入】
  • 重慶潼南
    手機報
    手機報是服務大眾的“掌上黨報”。工作日17:30發送,方便實用。
    【點擊進入】
  • 《看潼南》
    新聞客戶端
    《看潼南》APP全麵升級 全新體驗!愛潼南,就請關注《看潼南》!給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資訊!
    【點擊進入】
潼網小編行
直播回顧|“媒體+電商”潼掌櫃消費扶貧 ...
買對不買貴,看我潼掌櫃!我是潼掌櫃第一人氣主播鄒兵!相信大家前幾天看到咱們新媒體發出了這樣一條新聞,潼 ...[詳細]
潼城故事
羅列:奔跑在“疫”線與“逆行者”同行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一場艱巨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潼南大地上打響。區融媒體中心機關一支部書記、 ...[詳細]
新聞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敬請聯係我們,我們將幫您出謀劃策或協調相關部門幫您解決。
·提升思維能力,決戰脫貧攻堅
·時刻繃緊森林防火這根弦
·選好基層“帶頭人”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高質量發展應有高質量服務
·實現安全生產要緊繃三根弦
·小康成色映照初心底色
樂享生活
·運動能強體抗病 五種運動既瘦身又鍛煉 ...
·早餐重能量午餐少油鹽 一日三餐吃出健 ...
·直播|上古鹽都 心旅巫溪
·秋冬季,流感疫苗應該怎樣接種
·警惕食物中的"藏鹽大戶",家庭減鹽這 ...
·孩子有負麵情緒,切忌火上澆油
·患潰瘍性結腸炎的多數是青壯年
你知道該如何保護好 ... 薯片吃了刹不住?警 ...
別等牙變黃才想起潔 ... 北京疾控提醒:出行 ...
油吃多了壞處多!7 ... 勤奮鍛煉為強身?這 ...
潼南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麵授權 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法律顧問:董俊中 律師 潼南區整治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2
主辦:中共潼南區委、潼南區人民政府 承辦:潼南區委宣傳部、潼南區傳媒集團
地址: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街道辦事處興潼大道82號 郵編:402660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渝ICP備12005370號   渝公網安備 50022302000101號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業務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不良信息舉報 | 自律同盟